2025-08-17 05:0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推进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进展如何?国家数据局副局长夏冰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包含北上广深杭等25个城市在内的城市节点,布局了16个省(区、市)的数据基础设施架构,并在7月底全面完成互联互通。
“预计到今年底,我们的节点城市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区、市),为数据规模化跨域流通奠定设施基础。”夏冰说。
建设运营国家基础设施,强调以释放数据价值为目的,充分融合网络、技术以及各种标准和规范。“十四五”期间,我国制定下发了《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制定了数据基础设施参考架构、明确了“三统一”的互联互通要求。此外,针对“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痛点,国家数据局组织了数场、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目前已实现数据的“一点发布,全域可见”,应用的“一点部署,跨区通用”。
夏冰透露,“十四五”期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接入了包括数据交易所、数据开发商供数、治数、用数等各类主体超过2000家。在设施标准制定方面,吸纳了产学研120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在设施应用方面,支撑政务治理、金融风控等上百个场景应用,上架了近万个数据产品,形成了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安全支撑为重点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
当前,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面向‘十五五’,我们将进一步聚焦高质量的标准构建、大规模的设施部署、市场化的生态运营,持续打造便捷高效、自主安全、世界领先的国家级数据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夏冰说。M6平台M6平台
Copyright © 2025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8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