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22:0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楼宇林立便利着大众生活,而向下纵深拓展,地铁隧道、车行隧道、综合管廊等纵横交织,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规模持续扩大。但与此同时,隧道坍塌、涌水、变形、开裂等安全隐患同步上升,守护地下“生命线”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广东建科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研攻关,服务韧性城市高质量发展,历时三年设计研发出“全地形隧道检测机器人”融合三维激光扫描、高精度线阵工业相机、惯导系统等前沿技术,可实时获取全景高清影像、标志信息、外观病害、断面尺寸等,满足隧道外观检测、断面测量和变形监测需求,实现在地铁隧道、车行隧道、综合管廊等多种场景下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作业。2025年7月,全地形隧道检测机器人成功入选为广东省“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案例,为广东“智”造添砖加瓦,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硬核设备亮相的背后,是广东建科智能建造实力的厚积薄发。2025年7月24日,作为大型建设科技服务提供商的广东建科于创业板开启了招股环节,此次IPO公司拟募资4.81亿元,其中3.87亿元用于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0.94亿元用于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7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本次发行价格定为6.56元/股,对应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26.48倍,低于同行业对应市盈率的34.86倍。
目前看来,在检验检测行业有标志性项目背书的广东建科,已经在领域内构筑起多项核心竞争壁垒,2024年净利润更是创下近三年新高。未来随着多行业需求增长、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公司全国化布局深化,广东建科长期业绩增长基石稳固,此刻公司以低市盈率亮相有望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关注。
作为全国工程检验检测资质和能力领先的机构之一,广东建科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检测标准超过4,100本,掌握检测参数31,869个,覆盖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环保、安全生产等多个检验检测业务板块。拥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综合甲级和桥梁隧道工程专项检测资质、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检测全部五大类别甲级资质,获得 9 类绿色产品认证资质、五大类 48 个产品(目前共六大类 51 个产品)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资质。公司主编及参编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283项,推进了工程建设标准化。
公司拥有华南唯一的国家绿色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州)、国家装配式建筑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先后参与了20余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89项,厅局级科技奖295项,获专利权556项、软件著作权415项。
公司拥有全国第一个和目前全国最大的两个民用建筑风洞实验室,以及国内一流的建设工程材料智能化检验示范实验室、人居环境实验室、建筑消防实验室、安全生产实验室、生态环保实验室等,且持续加大先进技术和硬核设备的攻关力度,先后研发了国际领先的三维激光检测技术及设备、国内工程建设领域首台 5G 智能检测车、智能检测机器人、步履式自移位自提升大吨位高应变检测平台、桥梁 5G 智能检测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智能设备、软件和系统平台,设立了创新研究院,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港珠澳大桥、广东科学中心、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深圳平安金融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运营中心等大型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工作,为社会各界提供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协助各地行政主管单位解决大量应急抢险、工程纠纷、事故处理等疑难问题,社会效益显著。公司先后获评“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广东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荣誉。
基于此,广东建科能在经济大环境并不理想的背景下,依旧交出了亮眼的业绩答卷。
公告资料显示,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10.72亿元、11.54亿元、11.97亿元,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公司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48.44%、47.72%、48.44%,维持较高水平同时高于可比公司均值的45.4%、41.92%、43.4%。
再加上销售费率、管理费率、研发费率从2022年的5.83%、20.54%、8.44%,分别降至2024年的5.51%、18.35%、6.85%,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3亿元、0.99亿元、1.07亿元。其中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9%的同比增长,创下近三年利润新高。
首先就行业环境而言,我国检测行业正处于国家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深化检测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第三方检测市场处于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的各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显示,中国的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2065.11亿元增长至2023年末的4670.0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36%。同时检验检测机构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地增长,检测机构数量从2016年末的33235家增长到2023年末的538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7.13%。
同时,检验检测机构的从业人员数量、设备数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16年至2023年,行业从业人员从102.5万人增加到156.19万人,行业设备数量从526.63万台增加到1027.23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00%及10.01%。
其次从行业集中趋势来看,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小微”型机构数量大、服务半径小的特色显著,但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
相较于国际检验检测行业,我国的行业起步时间较晚,超过半数的检验检测机构的成立年限小于10年。根据《2023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558家,营业收入达到3751.22亿元,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4.04%,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80.32%,集约化发展趋势显著。目前,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71家,比2022年多9家,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685家,比2022年多76家,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成,检验检测机构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重点建设工程日益增多、建设工程的技术难度日益增大,以及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层出不穷,行业发展对检验检测机构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工程检验检测行业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工程检验检测行业不断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工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越趋先进智能,检测技术日新月异,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创新发展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023年3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住建部令第 57号)开始实施。本次修订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以及配套文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大幅提高了对检测机构的参数、人员、设备、场所、检测能力、检测经历等方面的要求,增加了建设工程强制要求检测的范围。新修订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有利于具有参数、科技、资质、人才、仪器设备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像广东建科这样科技创新水平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强的大型检验检测机构在行业竞争中将进一步凸显优势。
公司也在省内业务的基础上,加快谋划着全国市场布局,积极拓展云南、海南等省外地区市场。截至目前,公司的检验检测业务主要在广东省内开展,现已完成“珠三角9市+粤东西北3区+清远分公司”的全域布局,在广东省检验检测市场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
同时,公司抓住海南省建设自由贸易港契机,于2020年在海南省设立了分支机构,进行检测试验设备及人员部署,积极拓展海南市场,并参加了《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海南省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此外,公司还在云南、广西、福建、湖北、安徽、陕西、贵州等多个省份开展业务。未来将依托交通检测、水利检测、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风工程咨询服务等业务,凭借多年经验积累与技术能力优势,稳步推进省外市场开拓。
此次成功募资投入创新技术研究院总部建设项目和检测及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既是广东建科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耕布局,也是其在服务网络上的拓展延伸。随着广东“智”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逐渐显现,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作用也将愈发凸显,广东建科凭借战略布局和技术迭代,正在建筑行业智能建造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智能建造与绿色革命的浪潮中迎来一波强势发展机遇。M6平台
Copyright © 2025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8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