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2 04:09
梅雨季不再担心积水出门,河边绿道漫步成为日常,人行道拓宽让骑车步行更安心……2025年7月底,随着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第一阶段施工基本结束,一场重塑城市“毛细血管”的手术已悄然完成第一阶段使命,如皋市民真切感受到了这些“看不见的工程”带来的实惠。
在如皋市民的记忆里,近年来,多轮极端暴雨曾让宁海路、惠政路等区域沦为“重灾区”。积水淹没车轮、商铺进水、出行中断……极端天气频发让如皋部分老旧市政管网不堪重负,区域短时积涝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顽疾。2025年4月,如皋抢抓国债政策窗口,在“看不见的地方下苦功”,全面启动易涝区域老旧管网更新改造以及片区水系畅通工程,一场“地下长征”拉开帷幕。
累计新增雨水主管网超5000米、污水主管网近1400米——这是如皋市交出的第一阶段管网改造成绩单。在如皋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排水科负责人看来,这些埋在地下的管网已经成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的关键保障。“经过梅雨季的检验,目前我市排水防涝能力已经明显提升。”该负责人在介绍时语气中带着欣慰。
此次改造绝非简单的管道更换。工程人员在管网重现期设计、汇水分区规划、内通外畅等专业技术细节上精雕细琢,通过更新雨水与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收集处理,全面提升城市排水防涝的“代谢能力”。
第一阶段管网改造工程收官后,如皋的城市建设步伐并未停歇。7月下旬以来,多个路段相继进入封闭施工阶段:惠政路(中科建-宣化南路)南侧非机动车道于7月30日至10月15日封闭施工,其中大司马路口在9月1日前开放南北向通行;中山东路(万寿路至外城河)路段自7月27日起分期实施交通管制,持续至11月15日。
这些施工是如皋持续推进管网改造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供水管网提标改造综合工程已被提上日程。根据招标计划,该项目将对全市范围内101.6公里的地下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并更新30个老旧小区供水泵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达1.3亿元。主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设计项目也在7月底启动招标,计划对解放路、福成路、安定街等路段共计13.3公里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总投资约9000万元。
管网改造的同时,如皋的城市道路也悄然换新颜。在怡年路施工现场,工人们正顶着夏日高温进行道路改造。这条早春时节颇受市民喜爱的“白玉兰”网红路,即将迎来新生。
“我们借用绿地空间新增2.7米宽人行道,改造全长约550米。”如皋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市政科工作人员介绍,改造还同步整治了弱电管线飞线问题,规范设置盲道等设施。
树根拱起、井盖杂乱、窄道卡喉、盲道断点……这些困扰市民出行的细节问题被一一纳入“微改造”项目。近年来,如皋先后实施16条主次干道人行道改造,累计完成6.5公里人行道更新,新改建盲道8.2公里,完善无障碍坡道35处。改造后的人行道拓宽了50%通行空间,采用透水铺装、压纹混凝土、防滑PC砖等新材料新工艺,让每一步都走得安全舒畅。曾经被反复开挖的“拉链马路”,如今已变为畅通美观的风景线。
在公园建设方面,如皋积极探索“乐享园林”新模式。以龙游河文化公园为例,作为如皋市早期入选江苏省“乐享园林”清单的项目,从镌刻“龙游河历史文脉图”的景墙、印刻明代城垣肌理的石雕地坪,到栈桥栏杆上44枚如皋历史刻字印章,物质载体与文化传承融合共生,让市民于细微处感知城市的深厚底蕴。同时,滨水而建的驿站引入“文化空间+书咖业态”新模式,内部采用“花园式”的美学设计,将休闲消费、文艺书吧和自然景观相融合,已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点”。
夏夜,龙游河畔凉风习习。家住瑞景华府的陈同学沿着河边绿道骑行,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这种追风的感觉让人非常放松。”这一体验背后,是如皋12公里高品质滨水绿道全线贯通的民生工程。近日,作为龙游河与外城河滨水绿道贯通的关键节点,宁海路至外城河段绿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绿道建设中不乏巧思。工程人员在步道挡墙处巧妙嵌入休憩座椅,将边界空间转换为服务节点,让城市出行从“走得了”升级为“走得安、走得畅、走得美”。
未来,如皋市还将进行如泰运河南侧游园改造等工作,通过绿化改造、运动场地建设及景观修复,将河道闲置地带转化为集健身、休闲、观景于一体的社区公园,让废弃地转型为文旅地标。
城市更新非一日之功,如皋的智慧在于将基建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如皋市组建3个指导小组,分片联系全市75家科级参学单位,采取“全覆盖指导+点对点纠偏”的方式,提出意见206条,帮助参学单位查准查实新增问题158个。针对民生问题,按照“一问题、一方案、一专班”的工作标准,逐项建立整改台账,清单式销号管理。目前,全市各参学单位已销号集中整治突出问题218个,办理城区老旧管网改造、“高龄”电梯更新等惠民实事766件,让整改成果溢出管网之外。为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如皋建立225项制度机制,用制度守住民生工程的生命线。
城建好不好,市民的笑容是标尺,这正是如皋民生筑基的底层逻辑。从管网分流的毫米精度到盲道坡度的厘米关怀,细节定义品质;不搞“盆景式”政绩,宁要“白改黑”的朴素实用,也坚持雨污分流的长效投入;极端天气频仍的今天,“里子工程”恰是最大的“面子”。
绿道沿线的休憩座椅上,老人们摇着蒲扇闲话家常;拓宽后的人行道上,孩子们奔跑嬉戏不再担心绊倒;曾经积水的路口,上班族从容走过。“近年来,我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身边事,坚持做到‘敞开大门做城建’。”如皋市住建局局长刘志俭表示,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提高城市宜居水平,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城市的温度,正是在这些民生工程中,悄然传递到每个如皋人的生活中。
资料来源:如皋发布、新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江苏省政府采购、如皋城建论坛、江苏政务服务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5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8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