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00:55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一张红纸,几经对折;一把剪刀,轻盈翻飞。7月24日,在“疆来城”丝路集市王革的非遗工作坊内,俨然一个剪纸的世界——墙上、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剪纸作品:可爱的福娃、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
“好漂亮,这剪纸画面更加华美绚丽。”来自西安的游客张芸一边参观一边感叹。“这是点彩剪纸,先在白色宣纸上构图,再剪刻成型,最后用矿物质颜料点染。”王革解释道。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新疆工艺美术大师,王革的剪纸不仅承载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更融入了鲜明的新疆元素与地域故事。
“在这里,我们将非遗还原至生活场景。”乌鲁木齐天山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宝建介绍,丝路集市以“体验+演播+连线余家非遗工作坊:清脆的铜器敲打声、剃头师傅悠闲的哼唱、新疆舞蹈老师热情的教学……让游客仿佛一秒穿越千年古商道,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版画(雕版拓印)代表性传承人甄岐国也在此设立了工作室,她将传统拓印作品开发成书签、装饰画等多种材质的文创产品,让古老的岩画以崭新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我们希望通过‘疆来城’这个集中展示平台,将这份技艺传递给更多人。”甄岐国说。
新疆非遗文创店以传承与创新为核心,聚焦新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出一系列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形成了“非遗展示—体验—消费”的完整闭环。
“疆来城”文商旅综合体是大巴扎步行街的二期项目,占地约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于6月28日正式开业。作为乌鲁木齐二道桥商圈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它的诞生并非偶然——从保护一条巷、珍视一座房,到谋划整个城,乌鲁木齐的城市更新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脉络:重视文化传承,延续历史文脉,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朱宝建说,“疆来城”以“主客共享的城市客厅”为定位,以“非遗讲好新疆故事”为核心,重新构建了“四大创新业态+七大主题广场”的空间格局。
“通过改造升级老旧商业空间,我们将其打造为集非遗文化传承、特色餐饮、文创精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新地标,实现了从‘旅游中转站’向‘深度体验目的地’的华丽转型。”朱宝建说,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以文化赋能资产、以创新激活价值的系统工程,“未来我们将持续探索‘非遗+产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新疆城市更新提供可复制的‘二道桥样本’。”
“疆来城”的城市候机厅是另一大亮点。该厅可提供直通机场及乌鲁木齐站的便捷服务,为游客提供值机、休息区、换登机牌、托运行李等一站式服务。
2025年6月,乌鲁木齐成功入选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这一“国字号”荣誉不仅是对其过往城市建设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这座城市正式跻身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机制”的示范前列。在这一过程中,乌鲁木齐面临着诸多普遍性难题:如何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激发商业活力?
围绕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宜居、韧性、安全水平,乌鲁木齐近三年将计划实施70个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集中改造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市政管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建设1个河东污水处理示范区和6个中心城区更新示范区,打造“3大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传承保护历史文化,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具体而言,“3大样板”的打造路径清晰:一是围绕人民群众关切,构建152.4平方公里的污水收集、处理、利用示范片区,着力打造城市污水管网全覆盖的示范样板;二是强化文化赋能,对中心城区27.4平方公里的6个重点片区实行“一片区一方案”更新改造,着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更新发展的样板;三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着力打造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样板,让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6个中心城区更新示范区各具特色,从不同维度发力:老城历史文化示范片区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修缮保护历史街区与建筑,融入现代元素,打造文化名片;赋能老旧商圈示范片区聚焦传统商圈升级,引入新业态、优化布局;枢纽地区老旧商贸市场复兴项目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整合升级市场,完善配套功能;绿色转型传统工业厂区推动传统厂区向绿色创新型园区转型,实现产业与生态双赢;文旅休闲消费街区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街区;提升城市中心现代化片区则着重优化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力。
乌鲁木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韩锟说,计划通过三年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城市地下管网400公里以上,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基本补齐,老旧片区更新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国际城市治理效能和安全运行水平大幅提升。
正在改造的“北城潮界”老旧厂房项目,正是乌鲁木齐今年城市更新的示范案例之一。该项目以太原北路118号老旧厂房改造为契机,以“老旧空间活化+文化商业共生”为核心理念,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城北新型文商旅融合示范区。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部分建筑主体已封顶。“3月开工建设,预计10月开业,对今后的发展也非常有信心。”乌鲁木齐疆域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廷中介绍,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公共配套包括园区美陈、演艺区域、免费公共停车位等,毗邻新疆财经大学等5所高校,可辐射城北年轻消费群体。
“我们将设立匠心工坊,引入达瓦孜表演等非遗项目,同时加入汉服国潮大秀、电竞热血战场、cosplay秀场等青年文化元素,全年策划120余场高品质免费演艺活动,灯光幻境、主题夜演、创意市集等将轮番上演。”吴廷中说。在建筑美学上,项目融合苏徽建筑与新中式庭院设计,保留工业遗存风貌,目标是打造“可游可赏”的文化地标。目前,一线餐饮旗舰、现象级夜店IP、文创先锋品牌已强势入驻,有望成为城北最具活力的打卡地标。预计引入餐饮、文创等品牌30余个,创造就业岗位300余个,同时配套200个常年免费车位,将有效激活城北夜经济活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更新已超越单纯的空间改造,成为激活区域发展动能、守护文化根脉、增进民生福祉的系统性工程。从“疆来城”里非遗技艺与现代文旅的破茧成蝶,到“北城潮界”工业遗存向青年文化地标转型;从提供就业岗位的民生温度,到千万游客触达的文化传播力,乌鲁木齐的城市更新一边守护着历史的文脉,一边大胆注入创新基因,让老商圈有了新故事,让旧空间装满了新生活,以独特的“绣花”功夫将城市更新的“难点”化为“亮点”,在历史文脉保护与商业活力激发间找到平衡支点。
开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主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政务服务热线
Copyright © 2025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8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