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21:17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消防站5分钟可达,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地下管线应入尽入减少“马路拉链”……记者从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烟台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通过专家评审,并面向市民征询意见。
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每一滴水都格外“金贵”的烟台,用水安全如何兜底?《规划》提出,完善供水厂站布局,构建“多源一网、多源互补”的中心城区供水格局,扩建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提升出水水质标准,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防洪排涝采用“上蓄、中疏、下防”策略,提高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及防潮堤的防洪标准,完善雨水管网,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在城市能源保障方面,《规划》明确发展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打造中国北方清洁能源中心。完善“多气源、一张网”的输配系统,实现管网互联互通提高供气稳定性和应急储气能力。推动供热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因地制宜推广工业余热、核能、生物质能等清洁热源。推动加能站向“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港转型。完善5G、物联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布局。
着眼城市防灾减灾,《规划》提出按照“5分钟可达”原则补齐消防站建设短板,远期实现标准消防站100%覆盖。构建“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体系。统筹布局中心、I、II、III类四级应急避难场所,实现“平急两用”,确保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低于2.5平方米。
而在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的垃圾处置和管线整合方面,《规划》明确推动垃圾处理设施向“循环经济产业园”模式整合,实现生活、建筑、厨余等各类废弃物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政综合体”,将不同类型的市政场站集约化、立体化整合建设,节约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市域层面的高压电力、燃气、输水、供热等市政廊道进行整合,共享防护空间。优化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布局,促进管线应入尽入,减少“马路拉链”。米乐m6米乐m6
Copyright © 2025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冀ICP备20230084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