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地下设施及人防工程-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地下设施及人防工程

2025-07-13 07:51

  M6平台M6平台

地下设施及人防工程(图1)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远而又重要的工作,完善的城市设防功能是一个城市长远、、高速发展的必备条件,一个现代化城市离不开人防工程的支持。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搞好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人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整体防卫能力的重要措施。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要纳入到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中去,是人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人防工程规划应长远考虑,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应坚持高起点综合规划。人防部门不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应加强对人防工程规划领导,做到人防工程规划应与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相结合,与城市整体发展形态、结构布局、地面建筑空间相协调。

  大行宫超市有多个入口,有专门的员工通道和顾客通道,两者互不冲突,还有一个地下停车场,在负三层。在每一层的入口处都有紧急疏散图,而且超市里边的标识牌比较醒目,一般视觉上有所困难的应该都能看清。在其他一些地方还有专门的紧急出口,在那些出口处不像有些电视上曝光的商场,堆满了杂物,而是比较宽敞。紧急情况下能比较快速的疏散人群,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一参观了南京的主要两个地下空间利用的实例,地铁及地下商场,分别去了地铁站和大行宫的家乐福超市,深有启发。

  南京地铁一号线公里,其中地下线公里,地面及高架线座,地面及高架车站5座。

  进入南京的地铁站,感觉比上海的地铁要宽敞,舒适,更加的人性化。地铁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地铁的出站和到站的加速度调整得很好,没有坐上海地铁一号线时的急停和出站时的猛得加速感。

  在地铁站,我们能通过所给的标识牌,很容易地找到安全出口和逃生路线,并能在非常时期作为躲避一般空袭的威胁。

  接下来来到了大行宫的家乐福超市,整个超市都是在地下,地下有三层,地处总统府的南面。据说这里原来是民国时总统府的人防工程所在地,后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把这个过去单纯以对空防御的人防工程向抗灾救灾的民防工程转变。

  在出站口,能看到“战时封堵”的字样,可以看到地铁车站的人防体系的一角。新颁发的《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城市地铁必须按人防要求设置防护,其车站必须与周边人防工程相连通。城市其它地下交通干线、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共同沟等地下基础设施,以及在城市绿地、广场、操场下建设的地下设施,必须按人防要求设置防护。要组织社会力量将城市现有的普通地下室、矿井和天然洞穴改造为人防工程。

  家乐福地下超市属于广场地下空间。根据城市防护的需要和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南京人防工程将按照由主城区向各类新城区及各类开发区扩延;由高层地下人防工程向绿地、广场地下空间拓展;实施重点人防工程与地铁、隧道等点线联通;多建一些针对“核、生、化”袭击特点的6B级人防工程;适当配建部分指挥、救护等高等级工程;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整体防护能力强的南京地下防空体系。

  地铁地下车站的人防需求设计主要是在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的设计。一个公共交通设施可以设计成在和平时期作为交通车站使用,而在非常时期作为人防掩蔽所使用。作为掩蔽所,它应能抵御爆炸、冲击、碎片,以及烟气、尘埃和由爆炸燃烧产生的有害健康的气体等武器效应。它应具备坚固的结构以及对空气密闭和过滤的设施,进而确定空气需求量和抽排风系统。还意味着对掩蔽者提供具有足够的安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控制)、照明、空调、食物和生活用水、通讯等,有的还需要提供医疗处理等设施。

  人防工程在建筑方面主要是划定防护的区域和边界(半防护———出入口通道、防火人员出入井、通风井、通风机房;直接防护——结构的顶、底、侧板,冲击波防护,空气和冲击波防护);在结构方面主要是确定防护结构的尺寸和配筋,确定附加荷载,确定所需的防护门;在电源方面,保证电力需要(照明、机械、通风、空调、上下水、通讯)。除地方电网供电外,还另设内部紧急供电系统。在通讯方面铺设两套独立的通讯电缆,内部通讯设备有电话、内部通话和公共寻址系统,附加电话和天线用于电视和无线电广播,还有防护门状态。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速的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已超过660座,城市人口已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77%,2000年,全国城市数预计将超过800座,城镇人口预计将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0%左右。短时间内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的急剧增大,势必使与不协调的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城市综合症”也越来越严重:城市人口超饱和,交通拥挤、堵塞,建筑空间拥挤,绿化面积减小,城市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抗灾自救能力降低等等。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迫使人们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这种新型国土资源是解决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措施,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