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中国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2-2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米乐股份有限公司

2-2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

2025-05-17 16:52

  米乐股份有限公司米乐股份有限公司2、换土法 当地基土为杂填土、淤泥、充填土等不能做地基时, 应换承载能力强的土壤,分层压实,称作换土法。 换土法适用于软弱土层的土方量不大的情况,一般 选用压缩性低的无侵蚀性材料,如粘土、砂、碎石 等。 换土法能减少基础沉降量,调整基础间的不均匀沉 降,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基础埋置深度。 但由于更换的砂或碎石等属松散材料,主要由基坑 (槽)侧壁的约束而起人工地基作用,因此在建造 之后,不宜在基础的四周挖沟打井。

  基础的埋置深度,指的是从室外设计地 坪到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 一般情况下,基础埋置深度≤4m时为 浅基础;基础埋置深度>4m时为深基 础。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是地上建 筑物总高度的1/10~1/14左右,而多层 建筑则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 深尺寸。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深应满足地 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条件,在抗震设防 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筏形和 箱形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 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2-2 地基、基础与地下室(图1)

  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桩基  1、压实法 :  主要是通过减少土颗粒间的孔隙,把细土粒压入 大颗粒间的孔隙中去,并及时排去孔隙中的空气, 从而增加土的干容重,减少土的压缩性,提高地 基的强度。

  (用作人员掩蔽的防空地下室的掩蔽面积标准应按每人1.0m² 计 算。室内地面至顶板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2m,梁下净高不应低 于2.0m。) 。

  2、按埋入地下深度分类 : 全地下室 -当地下层房间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 过该房间净高一半时称为全地下室。 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 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

  2、按照外观形式与构造特点分类 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式基础、箱 形基础等 。

  3、按照材料受力特点分类 基础按照材料的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 和柔性基础。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为刚性基础。 柔性基础是指基础宽度的加大时不受刚性 角限制的基础,如钢筋混凝土基础。

  在建筑物荷载大、层数多、高度大、大面积的软弱地基土深度 较大时,一般应采用桩基。 桩基础按成桩工艺分为预制桩和灌柱桩两种。 根据受力性能不同又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等

  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叫 做地基承载力,也称地耐力。单位N/m² , KN/m² 。  f=N/A 通常用于基础面积(或宽度)的估算。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基本构造要求: ①、材料:混凝土C15以上,钢筋直径≥8 mm,间距不超过200mm。 ②、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垫层的C=35, 无垫层C=70。 ③、垫层采用C10以上混凝土,厚度70~ 100,两边出挑各为70~100。 ④、端部厚度不小于200。 ⑤、插筋的规格及数量与柱子内部配筋相 同。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岩石、碎石 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人工处 理就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称为天然地基。 当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差,必须进行人工加固 后才能在其上建造房屋的土层,称人工地基。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土层构造情况的影响。 (2)、地下水位的影响。

  建筑物底层地面以下的房间叫地下室。 (一)、地下室的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类:普通地下室 、人防地下室

  (一)、基础类型 1、按照制作材料区分 :  灰土基础-“三七”灰土 施工简便,造价较低,就地取材,可以 节省水泥、砖石等材料;但抗冻、耐水 性能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很潮湿的 地基上不采用。

  砖墙结构地下室 、 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二)、地下室的基本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墙体、顶板、底板、门窗、 楼梯以及采光井等部分组成。

  防水涂料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无机防水涂料 可选用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有机涂料 可选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无机防水涂 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 的迎水面。

友情链接: